Sep

30

投资未来:印尼迈向绿色能源的道路与挑战

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声誉已成为与资本和其他资源同等重要的资产。企业的评价不再仅仅取决于其财务表现,还取决于其如何建立并维护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在这一背景下,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 PR)不仅仅是沟通工具,更是实现良好公司治理(Good Corporate Governance, GCG) 的重要手段。

  1. 煤电退役:以经济为核心的条件性措施

    该路线图建立在2022年第112号总统令的基础之上,该总统令试图逐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然而,煤电厂退役的标准依旧过于偏重于 融资、技术寿命和运行效率等经济因素,而将环境成本边缘化。

    更关键的是,该法规将煤电退役设为有条件而非强制性。例如,第12条规定,提前退役必须有可用融资支持,并由国有电力公司PLN进行可行性研究。这实际上将煤电退役与部长级的政治意愿挂钩,令人怀疑印尼能否真正兑现其 公平且可持续的能源转型承诺。批评者认为,这种“商业优先”的思路,实际上是将电厂运营方的经济利益

  2. 潜在的退役机会与经济效益

    长期以来,民间社会团体已指出一些煤电厂可以在不造成重大财政负担的情况下提前退役。关键服务改革研究所 (IESR) 估算,2022至2045年间应退役72座煤电厂,总装机容量43.4吉瓦。仅在2025至2030年之间,就有18座电厂(9.2吉瓦) 可被淘汰,其中PLN占5吉瓦,私营企业占4.2吉瓦。

    提前退役的财政成本预计到2030年为46亿美元,到2050年为275亿美元,其中PLN需承担约三分之一,私人开发商承担其余部分。尽管这些成本不小,但长期节省的资金将远超支出。到2050年,提前退役有望为政府节省960亿美元(约合1,582万亿印尼盾),接近2025年国家预算的一半,这些节省主要来自减少补贴以及避免空气污染相关的公共医疗成本。

  3. 技术替代方案的风险

    遗憾的是,路线图并未完全转向可再生能源,而是为煤电继续存在敞开了大门,寄希望于 碳捕获与封存 (CC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 (CCUS) 等技术性过渡手段。

    然而,全球证据表明,这些技术昂贵且成效有限。根据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 (IEEFA) 的数据,全球13个大型CCS/CCUS项目每年仅减少3,900万吨二氧化碳,而2021年全球排放量高达360亿吨。

    类似地,路线图中的生物质掺烧发电(煤炭与生物质混烧)也存在巨大风险。印尼计划到 2060 年实现54吉瓦掺烧容量,但这一策略可能加速森林砍伐以获取生物质原料,反而导致整体排放增加。

    这些常被称为“虚假解决方案”的措施,可能延缓本应迫切且不可避免的化石燃料退出。

  4. 公平转型的必要性与创新融资

    真正公正的能源转型,应当要求煤电强制退役,而非条件性退役。除降低气候风险外,提前退役还可每年避免约11万例因空气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

    融资挑战常被视为主要障碍,但完全可以通过 创新机制来解决,同时强化政治承诺。印尼有机会引领本地区,构建一个有韧性、以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经济体系。

    部分创新机制已被提出:

    • 债务换气候:将政府债务转换为煤电退役的融资渠道。

    • 提高煤炭特许权使用费:既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用于转型融资,又可抑制未来化石燃料投资。

  5. 投资者的机遇与不确定性

    对于投资者、开发商和政策制定者而言,这份能源转型路线图既带来机遇,也存在不确定性。印尼确实做出了大胆承诺,但依赖条件性措施和过渡性“解决方案”,凸显了对政策确定性、融资创新与更强政治意愿的迫切需求。

    未来数年将决定印尼能否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引领东南亚的清洁能源转型,还是因继续依赖化石燃料而被时代抛在后面

审德律所如何提供帮助

如果您需要咨询相关问题,审德律师事务所作为印尼顶尖的律师事务所,可为您能提供专业的法律上的建议和解决方案。您可以通过info@schinderlawfirm.com或微信与我们的专业公司法律师和民事律师进行详细的咨询。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帮助您解决法律问题。